冀鲁边区历史
1937年“七七”事变后,冀鲁边区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将河北省津南地区的部分县与山东省北部的部分县合并建立起来的一个抗日根据地。由山东省委领导,是抗战初期山东6个战略区之一。它包括现属河北省的盐山、沧县、黄骅(原新海)、东光、南皮、吴桥和现属山东省的德州、乐陵、宁津、庆云、商河、临邑、济阳、齐河、平原、禹城、惠民、无棣、阳信、沾化和滨县等县市。因位于河北省南部和山东省北部接壤处,所以称冀鲁边区。
冀鲁边区,地处津浦铁路以东,黄河以北。它的南北两端紧逼日本侵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据点济南和天津,东面濒临渤海湾,徒骇、马颊、鬲津等河流横穿其间。冀鲁边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冀鲁边区是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1923年,刘格平(回族)在河北盐山堤东村,建立了津南第一个团支部。1924年,中共早期党员贾乃庸在齐河县后里仁庄建立了鲁北第一个党支部。之后,中共津南特委和中共鲁北地委又相继建立。惠民、阳信、无棣等县也有少数共产党员和党支部在山东省委的直接领导下,从事革命活动。鲁北和津南的党组织先后领导了陵县暴动,平原乡师“反会考”斗争,沧县鞋业工人罢工,泊头省立第九师范的学潮和庆云马颊河大罢工。党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也壮大了队伍,扩大了在这一地区的影响,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觉悟,为开展抗日斗争奠定了政治基础。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侵华日军沿津浦铁路大举南侵,给党在津浦铁路两侧的活动带来了困难。1937年10月,在太原召开的会议上,中共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决定,将津南特委领导的津浦铁路以东的党的工作,交由山东省委领导。山东省委派于文彬以鲁北特委书记的身份到鲁北筹建党的统一领导机构。于到鲁北后,与津南特委负责路东工作的马振华取得了联系,统一了津南、鲁北党的领导,于文彬任书记(这个机构一说为中共鲁北特委或鲁北特工委,一说是中共冀鲁边工委)。在此之前,原津南特委负责人马振华、邸玉栋等,遵照中央关于发展抗日武装,准备起义的指示,分赴各地,发动群众,收敛民间枪支,在盐出县旧县镇举行了武装起义,成立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党组织积极领导了这一地区的抗日救国斗争,很快在乐陵、商河、宁津、无棣、盐山、沧县等县建立了县委。同时,对边区部队——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进行了整顿和加强,于文彬担任了救国军的政治处副主任。
1937年12月,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党组织决定接受国民党的委任,把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改为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
1937年底,山东省委驻地南移。1938年5月,与省委有直接联系的特委书记于文彬牺牲。从此,鲁北特委与山东省委失掉联系。主持特委工作的马振华几次设法与山东省委联系,终因有黄河阻隔和敌人严密封锁,而未成功。几经周折,政治交通李广文与河北省委负责人姚依林取得了联系。河北省了解到边区情况后,即派李启华、杨靖远等5人,到边区恢复和发展党组织,领导抗日武装。1938年7月底,马国瑞随同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的永兴支队和津浦支队来到冀鲁边区。为加强边区统一领导,成立了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马国瑞任书记。接着将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改编为八路军平津支队。同年9月,肖华率八路军抗日挺进纵队来到了边区。同月,地方党在八路军抗日挺进纵队的帮助下,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建立了中共冀鲁边区特委,李启华任书记。特委隶属于中共中央北方局,因北方局直接领导有因难,暂由冀南区党委代管。冀南区党委派宣传部长马国瑞为区党委常驻边区的代表。特委机关对外称“编辑部”,驻乐陵西关。特委成立后,积极整顿各级党组织,开办党校,培训、教育干部,印发《共产党宣言》、《社会科学概论》等马列主义书刊,还办起了《烽火报》,较广泛地宣传了马列主义和抗日救亡道理。特委尤其重视政权建设和党的组织建设。同年10月,调整了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肖华任书记。接着又建立了冀南第六行政专员公署。特委与军政委员会密切配合,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和群众团体,开创了抗日斗争的新局面。边区所属的县(工)委,由鲁北特委时的6个发展到15个;抗日民主政府由1个增加到8个,还相继建立起战地动委会、妇救会、农救会等群团组织。
1939年5月,为了巩固津南,开辟鲁北,中共中央北方局将冀鲁边区特委分建成津南地委和鲁北地委,两地委仍由冀南区党委代管。津南地委书记是李启华。不久,马国瑞赴延安参加“七大”,李启华改任区党委代表,马振华继任地委书记。津南地委辖10个县(工)委。鲁北地委由周东光任书记,不久李广文接任。鲁北地委领导9个县委和1个县的党组织。津南地委工作基础较好,鲁北地委工作基础较差。肖华到乐陵后,即派宣传队到鲁北各县宣传抗日,消灭土顽,打击和改编杂团,从而扩大了党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使鲁北党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党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并于1939年5月建立了鲁北行政委员会。
1939年9月,肖华奉命率“挺纵”机关和主力一部去鲁西。这是“挺纵”第7批主力撒离边区;在此之前,已撤离了6批。肖华走后,军政委员会书记由“挺纵”政抬部主任符竹庭继任。1940年3月,符竹庭带领“挺纵”最后一批主力撤离边区。“挺纵”先后调出边区的主力近两万人。这时边区武装仅有两个营、两个县支队,一个警卫连,共1500余人。“挺纵”全部撤离后,边区党政干部缺乏,地方武装力量薄弱,群众的斗争情绪也受到影响。符竹庭走后,周贯五接任了军政委员会书记。他主持召开了边区军政主要领导干部联席会议,传达了山东分局和115师关于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冀鲁边区斗争的指示;制定了坚持边区抗战的几点意见;提出了“恢复元气,振兴边区”的口号。边区的斗争形势很快好转,抗日武装迅速发展。1940年10月,鲁北形成了较大的根据地。北方局为进一步开辟鲁北,将鲁北地委分建成两个地委,称冀鲁边二地委和冀鲁边三地委;津南地委改称冀鲁边一地委。3个地委仍由冀南区党委代管。李启华为3个地委的直接领导。一地委书记刘清林,地委辖7个县委;二地委书记杜子孚,辖6个县委和1个县的党组织;三地委书记李广文,辖5个县委。改建成3个地委的同时,鲁北行政委员会也分成两个专署。此时,冀鲁边区尚末建立起行政领导机构,称谓仍冠以冀南。原有的冀南六专署称谓没变,鲁北行攻委员会分建的两个专署,称冀南七专署和冀南八专署。
1940年秋,北方局派以张晔为团长的中共北方局巡视团到冀鲁边区检查指导工作。巡视团到达边区后,了解到边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斗争坏境十分残酷,认为有必要建立直接领导3个地委的领导机关。经巡视团建议,中共北方局批准,于1941年2月建立了中共冀鲁边区党委。初建时,书记暂缺,张晔任组织部长,李启华任宣传部长,并主持区党委工作。区党委建立后,辖冀南区党委代管的冀鲁边一、二、三地委。同时,“挺纵六支队”(冀鲁边地方部队)根据八路军115师命令,改编为115师教导六旅。接着,山东分局和115师又决定成立了冀鲁边军区,军区由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成立后,根据115师关于开辟鲁北、打通与清河区联系的指示,派出主力,经3次大的军事行动,于1941年10月,打通了与清河区联系的通道,冀鲁边区部队相清河区部队胜利会师。冀鲁边区还组织三支武工队活动在两区之间,保护通道得以畅通。
从1942年初开始,日伪纠集力量,对边区进行空前规模的“合围”、“扫荡”,实行野蛮的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国民党鲁北保安五旅曹振东公开投敌,国民党鲁北保安司令刘景良等部也依附日军。此时,伪化、半伪化的顽军达几万人,日军3600余人,超过我军5倍以上。冀鲁边区17个县有据点456个,边区已完全陷入被敌分割封锁的局面,形势严重恶化。尤其在“六九大扫荡”中,边区受到严重损失,一地委书记杜子孚、专员石景芳等主要负责人壮烈牺牲。边区公开的对敌斗争又转入了分散和隐蔽的斗争方式。北方局为尽快扭转对敌斗争的被动局面,决定充实和加强边区党委,调原冀鲁豫区党委政府工作部部长兼行署秘书长王卓如到边区任党委书记。1942年7月王卓如到任,区党委得到充实和加强。区党委及时总结了在反“扫荡”中的经验教训,将大部队化整为零,同敌人进行斗争。区党委为加强边区政权建设,1942年12月成立了冀鲁边战时行政委员会,由冀南代管的3个专署有了直接领导。战时行政委员会成立后,即颁布了施政纲领,发出了边区政权工作指示,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利于调动人民积极抗日的措施。区党委和边区行政委员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
1943年3月,党委实行一元化领导。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决定撤销一一五师教导六旅番号,只保留冀鲁边军区。军区由地方党委统一领导,邢仁甫任军区司令员,军区政委由区党委书记王卓如兼任。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实现,为坚持边区抗战、积蓄力量、准备全面反攻创造了条件。正当边区以新的战斗姿态,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准备迎接更大胜利的时候,发生了军区司令员兼边区行政委员会主任邢仁甫及其同伙谋杀军区副司令员黄骅等人、公开叛变投敌的事件。邢仁甫等人叛变投敌,一度造成军心、民心的混乱,给边区的抗日斗争带来了很大损失。面对这一突发事件、冀鲁边区党委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及时令刘贤权代理军区司令员;张耀增代理边区行政委员会主任;并发出了告全区同胞书》,揭露了邢仁甫叛变投敌的真相,较快的稳定了军心、民心,孤立了敌人,巩固和发展了边区抗日斗争的大好形势。
1944年1月,根据抗日斗争需要,山东分局决定并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冀鲁边区党委与清河区党委合并为渤海区党委;冀鲁边军区与清河军区合并成渤海军区。英雄的冀鲁边军民在渤海区党委的领导下,继续开展抗日斗争。
在冀鲁边区存在的时间里,党组织从小到大,直到发展成为领导一个战略区的区党委。使只有几百名党员、几百人武装、几个县的小游击根据地,发展成为拥有25000名党员, 20000人的武装,活动区域达24个县,600万人口的重要战略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冀鲁边区人民浴血奋战,先后粉碎了敌军万人以上“扫荡”5次;粉碎了3000余人的“扫荡”10余次;粉碎了敌人5次“治安强化”运动,钳制、消灭了大量日伪军,为保卫边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争取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环境恶劣,斗争残酷,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冀鲁边区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牺牲在这块土地上的革命干部、革命群众成千上万,仅团以上干部就上百名。
在党的领导下,光荣的冀鲁边区抗日军民艰苦奋斗,终于度过了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迎来了胜利的曙光。